完善林業產權流轉交易平臺 穩步推進林業改革 |
http://www.paper.com.cn 2017-07-07 第一農經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林業作為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產業和公益性產業,為了推動林業穩步發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推進林業改革勢在必行。據消息稱,近年來,遼寧省本溪市結合地方林業實際,強化林業金融服務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穩步推進林業改革各項工作。 一是改革國有林場發展模式。推動林業發展模式由木材生產為主轉變為生態修復和建設為主、由利用森林資源獲取經濟利益為主轉變為保護森林提供生態服務為主。在依托森林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大力發展森林旅游,變“砍樹”為“看樹”,變“賣木材”為“賣景觀”,實現了“樹不倒,錢不少”。其中“集中開發,分散入股”開發楓林谷森林公園的經驗做法,盤活了森林資產,理順了體制機制,保護了生態環境,提高了職工收入,激發了工作熱情,轉變了經營理念,帶動了特色產業發展,實現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雙贏的局面,得到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和國家林業局領導的充分肯定。 二是完善林業產權流轉交易平臺。進一步完善東北林業產權交易中心建設,以“搭建互聯網+智慧林業橋梁”為手段,打造“云上本溪縣”和各縣區林產品電子商務服務平臺體系。東北林業產權交易中心初步實現六大職能,規范了林權流轉交易流程,拓寬了林產品銷售渠道,解決了廣大林農市場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了全省林權交易一體化。上半年,全市實現涉林農產品交易額660萬元,林權抵押貸款總額達1.4億元。 三是擴大“三權分置”范圍。2015年,在桓仁縣全面推開集體林地所有權、承包權和使用權“三權分離”試點工作,通過發放《林地經營權流轉證》,進一步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林地經營權。發證面積25萬畝,其中,集體林地8萬畝,個人林地12萬畝,國有林地5萬畝。2017年在總結桓仁縣“三權分置”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市政府印發了《本溪市集體林地“三權分置”工作實施方案》。各縣(區)成立組織領導機構,制定工作方案,開展業務培訓,利用電視、報紙、板報等媒體,或張貼標語、召開會議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發動,做好林地經營權屬地登記、《林地經營權流轉證》發放工作。下半年將在全市逐步建立集體林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運行機制,不斷健全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集體林權制度,形成集體林地集體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經營的格局。
|